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陈继平书记为全校中层正职干部讲《百年党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党课

发布时间:2021-06-16 来源: 阅读次数: 审核人: 编辑人:向文容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6月16日上午,党委书记陈继平在学术中心208报告厅,为全校中层正职干部讲《百年党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党课。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哪些经验启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陈继平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百年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系统全面回顾,陈继平带领全体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陈继平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四个“势”着手:

一是把握时代大势。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我们开启了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机会窗口”,我们要按照中国共产党湖北理工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确定的奋斗目标,围绕“三步走”战略部署安排,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三重特色,紧扣大势,勇作时代的弄潮儿、应用型高校的领军者,顺势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找准自身优势。认识学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能,凝练特色,用好“理工”金字招牌,充分挖掘学校培养的高端人才、校友资源。

三是认清竞争形势。高校发展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党员领导干部要彻底摒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错误思想,切实增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忧患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抓发展。

四是构筑合力态势。作为理工的一份子,要锚定“十四五”时期申硕目标,风险共担、荣辱与共、齐心协力,互相补台、主动补台,通力配合、甘当绿叶,自觉维护集体团结,形成发展合力。(党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