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成就  >>  正文

【喜迎党代会】国际化办学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8 来源: 阅读次数: 审核人: 编辑人:向文容

 

学校坚持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将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拓展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地方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提升课程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及人文交流活动的抓手。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连续举办8年,与美国梅里马克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已举办3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合计536人。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的第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北肯塔基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也即将招生。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的举办,吸收了国外合作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创设优质的来华留学环境

以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学校国际化战略,在强化课程建设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积极为留学生来华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优化生源结构,提升规模层次。通过“入学审查+面试”,借鉴国际通行入学考试评估体系,选拔优质生源来华留学。截至2021年,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的留学生245人。为鼓励品学兼优的留学生,不断加大留学生奖学金投入,先后有30余名留学生获得湖北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40余名留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二是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优先选派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海外学习背景的的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授课。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着力打造HSK汉语教学精品团队。以“感知中国”为主题,开设了书法艺术、中国戏曲、中国武术、舞龙舞狮等文化体验课程。三是优化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倡导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理念,通过建设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辅导员入驻留学生公寓、举办留学生磁湖国际文化节和青龙国际体育节等多种措施,营造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校园国际化环境。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学校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工程,加大教师派出力度,引进外籍专家、学者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近年来,先后有10余名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引进20余名长短期外籍教师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国际化占比逐步提高。

一是畅通渠道,促进交流拓宽国际视野。积极搭建国家、湖北省教师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出境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境外访学。二是海外引智,助力师资队伍国际化特色发展。依托湖北省教育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项目,邀请著名学者来学校开展短期讲学。通过拓展外籍教师聘请来源、提升外籍教师工作待遇等措施,保障外籍专业课教师聘请工作顺利开展。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参与国际赛事担任评委。计算机学院蒋平博士前往俄罗斯参加第16届国际神经网络研讨会,艺术学院阮琼刚教授先后担任西班牙穆尔西亚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和新加坡国际钢琴艺术节比赛的评委。

开展国际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

学校多层次拓展与国外教育机构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雅典大学、美国东卡罗纳莱大学、美国韦伯斯特大学、美国拉特诺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二世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韩国庆北大学、韩国庆北大学、韩国水原大学、爱尔兰卡洛理工大学、美国拉特诺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学分互认、交换生和本硕续读的合作协议。

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由美国东卡罗纳莱大学发起的Global Partners in Education项目(国际教育伙伴协会),课程期间分别与美国、阿尔及利亚和秘鲁等三个国家的三所高校学生在线进行交流学习;先后派出8名学生到韩国庆北大学和水原大学交换学习;同时依托湖北省海外游学计划,先后派出40余名学生开展暑期海外游学。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尤其是“疫情后”及“后疫情”高校国际交流与国际化建设的新要求与新任务,学校将强化开放办学,创新交流方式,全力推进我校教育国际化进程。( 国际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