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在服务地方中寻求新的支持,在贡献地方中寻求新的发展,把服务地方、贡献地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主动融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和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进学校与区域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依托学校创新优势,助力地方产业园区发展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战略机遇,筹建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湖北理工学院科技园建设为依托,强化产学研合作,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湖北理工学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研技术、人才智力及学科专业优势。与阳新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围绕网湖生态治理开展科技服务,合同金额200余万元;与大冶湖高新区签订湖北理工学院科技园共建协议,目前进行场地装修阶段,遴选27项教师创业项目拟入驻科技园,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和引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产业园区发展。
以服务社会为使命,推进与区域企业的合作
依托黄石优势产业,筹建绿色化工黄石市重点实验室并获批。在湖北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强省、创新强省建设的背景下,湖北理工学院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与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输送技术与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湖北隆源集团共建先进材料制造与固废资源化协同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厅已召开智能输送技术与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专家认证会,先进材料制造与固废资源化协同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已获批。
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为支点,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动与黄石市政府、黄石市科技局联系,积极推进“二院三中心”建设工作。组建以我校为主体的“湖理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黄石市现批准建设的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牵头建设1家,参与建设5家。依托黄石市知识产权局成立了“黄石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合作共建新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2家,其中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9家。这些平台的建设,极大提升了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水平,为聚集科研团队、培育学术成果、提高服务地方效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企业、园区进行走访调查,寻找合作的切入口,推进教授博士、青年教师进企业等活动,依托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推介”、“院士专家企业行”,引导各类创新人才与企业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转移和转化。2020年学校开展各类校企产教融合对接活动10余次,累计参加人数超过500人次,推动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选派43名青年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顾问”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加强校企合作成果培育。2020年我校获湖北省科技奖3项:分别是“多场耦合条件下混合岩(土)体变形破坏机理与工程防灾技术”、“重金属污泥高效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和“注射用胸腺法新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其中第一单位1项,第二单位1项,第三单位1项,首次获得技术发明奖。
紧紧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地方各类企业紧密合作,每年为区域20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服务,每年校企、校地合作项目达300余项,学校科研收入从2016年的1965万元,2017年增长到3597万元,2018年增长到5091万元,2019年为6433万元,2020年达到6500万。学校尊重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规律,响应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政策,创新发展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科研处 供稿)